台北訊:心房顫動是相當常見的心臟疾病,病人發作時,心臟跳得又快又急,感覺就像要跳出來那般。過去,心房顫動主要透過長期藥物控制,卻無法根治,現可藉由電燒手術,讓心房顫動變成可治癒的疾病,還能降低中風和心臟衰竭的可能。
而致力於探討心房顫動的病理生理機轉,獨步全球發現「非肺靜脈起源性的心房顫動」,進而研發心房顫動電燒術的先鋒,正是臺北榮民總醫院陳醫師兼副院長適安。
臺北榮民總醫院(以下簡稱臺北榮總)在民國98年,成立全國第一個心律不整特別門診,以增進心房顫動病患的照護品質及降低併發症,每年平均有1萬2,000 名心律不整患者受惠,獲得廣泛迴響與好評。對於陣發性心房顫動病患,在接受心房顫動手術並持續追蹤一年後,其手術成功率達80%以上,成效優於全球。陳副院長與世界知名醫院和醫學會合作,進行全球心房顫動電燒術普查,並分別於96年、101年及106年,與世界各國專家共同制訂第1版、第2版及第3版心房性心律不整的治療暨電燒術準則,更據此制定術前與術後照護辦法,提升醫療品質,服務全球無數病患。
此外,臺北榮總「心律不整團隊」,在陳副院長的帶領之下,不僅在心房顫動電燒術獲得 102年全國生策會SNQ金獎(金獎代表超越全球水準) ,在心室頻脈的電燒技術及相關研究,結合了影像學 、醫工軟體、定位儀等先進設備,亦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陳副院長對心房顫動的治療,實為醫學上的臺灣之光,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學術上,他建立與國內、外醫學大學及醫學中心之學術研究交流合作平台,加強臨床與基礎醫學之研究合作,增進我國民眾健康及生活品質;在治療上,他慷慨傾囊相授、無私奉獻所學,期藉由師徒制的薪火相傳,落實對國內外醫事人員的教學及經驗傳承,使其在 未來的醫療領域有所啟發,並作為探索醫學新知的根基,造福全人類福祉;而在醫療技術研發的這條漫漫長路上,他仍持續精進、努力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