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據統計,每年全球死亡人口中約1成死因與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相關[i],在台灣,糖尿病人口已突破200萬,罹病數逐年攀升、罹病年齡更持續下降[ii],威脅不容小覷![iii]面對新冠疫情的衝擊,糖尿病患者更首當其衝[iv],根據中央指揮中心統計,台灣新冠肺炎死者當中四成左右具有糖尿病史[v]。關鍵時刻糖尿病患者更應「積極控糖,刻不容緩」!糖尿病治療史上首出現的控糖藥物-胰島素,自1921年發現至今已達100年歷史,讓糖尿病從無藥可醫到良好控制。此外,近年台灣也發展完整的糖尿病照護計畫,有效減少糖尿病患者死亡、心血管疾病併發症發生風險,更有助於患者能長期與病共處,擁有精彩的人生。
今年適逢胰島素問世100周年,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三大團體共同辦理胰島素100線上直播記者會,鼓勵廣大糖尿病族群共襄盛舉。
胰島素100年進化 醫期許:全面戰勝糖尿病
糖尿病治療方針100年來持續不斷演進,在台灣近年糖尿病患在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的發生比例逐年下降[vi],糖尿病管理已達到全面監控。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糖尿病治療有三大進步,第一,口服藥物的作用機轉不斷更新,第二,針劑治療的種類也陸續發展各種機轉如GLP-1RA等劑型。第三,胰島素的演進,在糖尿病管理上更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使糖尿病的照護範圍,更拓展了血糖控制良好之外的價值。
黃理事長指出,100年來為因應糖友的多元需求,胰島素不斷革新,其中從提煉方式、注射方式、劑型精進等三大突破對糖尿病治療尤其具有指標性意義。提煉方式的突破,解決了動物製劑造成的人體過敏問題。注射方式上,也因筆型針劑的發明,提升了方便性與降低疼痛感。速效、長效、混和等多元劑型的發展,更提供了符合糖友們不同生活型態的彈性使用選擇。
盛年罹病,機靈用藥
加入胰島素 助心臟科名醫洪傳岳重拾彩色人生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表示,糖尿病藥物治療百年來雖不斷進展,但胰島素不僅是第一型糖尿病的救命方舟,更是第二型糖尿病的經典選擇,足以運用於不同病人、病情,充當糖尿病治療中先發、中繼及救援的角色。胰島素發展邁向100年里程碑,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邀請到現年72歲的知名心臟科專家、內科及藥理學教授-洪傳岳現身說法,分享他與糖共舞的生命寫照。
洪傳岳教授,在45歲健檢時發現空腹血糖值臨界,照會北榮同事新陳代謝科蔡世澤醫師,進行經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確診糖尿病。兩位醫師討論後,決定先透過運動飲食控制著手控制,但因為執行不易沒多久便改以口服降糖藥物控制。
經過數年的藥物聯合治療及調整,洪教授皆維持良好的控制成果。直到59歲,出任萬芳醫院院長,因醫務繁重,血糖漸漸失控。在諮詢蔡醫師之下,洪教授毫無遲疑的加入胰島素治療行列,血糖也立即獲得良好的控制。
洪教授卸下院長重擔後,利用時間體重控制、飲食調理,加強運動,不僅減少了胰島素使用劑量,也從此未再發生過低血糖的情形,生活品質越來越好。退休後更出版一本英文自傳、修習人文藝術課程,活出色彩人生。
蔡世澤執行長表示:「我與洪教授是同行,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體會到了慢性病以病人為中心-醫病共享決策的奧義。」病友可參考洪教授的經驗,適時使用胰島素,絕對可以為健康帶來正面的影響。
頑固糖友拒打胰島素,足部病變上身險截肢
醫師籲:胰島素迷思不除,糖友恐陷失能風險
據統計,台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中。近3成糖友使用超過3種以上的口服藥物[vii],超過5成未達糖化血色素小於7的控糖目標[viii]。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若透過口服藥物控制血糖無效,會建議嘗試轉換胰島素治療。
國際研究證實,糖化血色素8.5~9%的患者若能及早補充體內胰島素以控制血糖,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ix]。但問題是,目前全台約有60-80萬糖友需要胰島素治療,當中卻僅40-50%使用胰島素治療[x]。細究糖友不願意使用胰島素治療的原因?王治元理事長指出,患者常見三大胰島素迷思包含:1.擔心胰島素成癮;2.害怕施打胰島素會失明;3.覺得施打胰島素很痛。這些迷思恐成阻礙糖尿病疾病控制的絆腳石。
王治元理事長分享,過去臨床上曾遇過患者,因聽信施打胰島素會截肢的錯誤觀念,在口服藥失效後堅持拒絕施打胰島素,甚至選擇民間療法以少吃飯、吃芭樂等方式想降低血糖,最後反惹足部病變上身導致截肢的真實案例。
醫界攜手台灣知名製筆品牌: 首推胰島素100周年紀念筆
邀糖友積極控糖為人生上色
在胰島素發展百年之際,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與長期關注糖尿病照護的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共同攜手,邀台灣知名品牌雄獅文具,以胰島素筆針為形象,打造胰島素100周年紀念筆,盼鼓勵病友認識胰島素治療,並積極維持血糖控制,為生活上色。
[i] 2019糖尿病年鑑,2017年為例,全球仍有400萬人死於糖尿病或其相關併發症,占全球死亡人口10.7%
[ii] 2019糖尿病年鑑,1. 臺灣整體糖尿病發病年齡持平,標準化發生率並無明顯上升趨勢,75 歲以上族群則呈逐年下降,且男性高於女性。2. 2010~2014 五年間,20~39 歲糖尿病發生人數佔比從 7.1% 略增 加至 7.6% ,此一糖尿病年輕化問題值得密切注意。
[iii] 2019糖尿病年鑑,在盛行率持續攀升與高齡化壓力下,仍達到穩定年齡標準化發生率、降低糖尿病患死亡率,並縮減糖尿病患與一般族群預期壽命差距、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併發症盛行率、減少糖尿病足與截肢、降低住院。
盛行率與平均每人每次住院天數⋯等重要進展。
[iv]新冠病毒 (COVID-19) 與糖尿病照護管理
[vi] 2019糖尿病年鑑,分析個案疾病前一年所伴隨的相關共病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臟病、心衰竭、腦中風、出血性中風、阻塞性中風、心律不整、心房顫動、慢性阻塞性肺病、消化性潰瘍等,均呈逐年下降趨勢。
[vii] 2019糖尿病年鑑,2014年使用三種藥物比例為21.22%,使用四種藥物比例為5.32%。
[viii]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2019台灣糖尿病ABC品管調查結果
[ix] Rationale for Timely Insulin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e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Individualised Treatment: 2020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