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泰雅族與阿美族孩童勇奪特優,獲獎作品半數來自偏鄉

圖:來賓,得獎人大合照.

(台北訊)持續舉辦16年的「信誼兒童動畫獎」,自2019年特別增設「台灣兒童創作組」,已成為動畫教育的重要推動力。這一屆共收到來自台灣32所國小及7個工作室的126件作品,在教育部長鄭英耀、終身教育司長梁學政、國教署簡任視察陳錫鴻、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長馬湘萍、台中市立圖書館長曾惠君、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董事曾淑賢等共同揭曉下,頒出16個獎項,包括特優2部、優選3部、佳作5部及入選獎6部。獲獎作品中,半數來自偏鄉地區,2部特優作品都是出自東部原住民孩童創作。

教育部長鄭英耀於致詞中,感謝信誼為台灣兒童教育默默做了許多希望工程,特別是對閱讀推動的貢獻,鼓吹「親子共讀」讓閱讀從小在家庭扎根。席間並兩度請來賓為張杏如董事長和信誼團隊鼓掌30秒,謝謝信誼對親子教育和動畫教育的卓著貢獻。鄭部長恭喜獲獎團隊外,也讚揚每一位小導演對這片土地的認同和創意,透過團隊合作將這份關懷轉化為令人感動的動畫

從部落到環境關懷,特優作品傳承文化也探索未來

本屆兩部特優作品分別來自泰雅族與阿美族孩童的創作。《金洋村的兩天一夜》,四位泰雅族學童用動畫共同詮釋了他們的家族故事,故事細膩地描繪南澳金洋村的椴木香菇種植過程,讓觀眾身歷其境,感受用天然方法種植香菇、和大自然共存的辛勤耕耘與美好。故事中的種香菇主角阿公,還特別到頒獎現場和孩子一起感受獲獎的喜悅。

另一部特優作品《生命之地》,是花蓮港口國小孩童作品,雖由8位學生共同創作,全校學生卻都興奮的一起到台北來領獎(全校只有10位學生)。內容以科幻與文化傳承為主題,描述地球暖化導致人類遷徙到新星球,卻因世代價值觀的衝突而面臨生存考驗。作品巧妙融合未來科技與傳統智慧,讓觀眾在寓教於樂的故事中思考環境變遷與文化保存的議題。

兩部特優作品,都是結合在地藝術與專業動畫老師的熱誠共同指導完成。《金洋村的兩天一夜》是在地攝影老師陳恆鳴規劃,由六年前移居花蓮的動畫推廣老師張淑綿,帶領孩童進行的動畫創作。《生命之地》則是嫁作阿美族媳婦的王力之老師,在港口國小邊成立藝術中心後,利用暑假邀請動畫老師張淑滿到花蓮帶領孩子創作的成果。

優選、佳作,各具特色,展現兒童豐富的想像力

透過動畫,孩童將生活經驗轉化為動人故事,從地方文化到環境關懷,展現兒童敏銳的觀察力與想像力。3部優選作品各具特色。《鸚鵡學校》是由獎項常勝軍陳建廷老師指導的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小學生團隊的作品,以一隻「選擇性緘默」的鸚鵡為主角,描繪孩童在學校中的適應與成長。作品透過簡潔溫馨的敘事方式,傳遞接納與理解的重要性。《星星星傳奇》 是宜蘭三星萬富國小學童的作品,創意結合宜蘭三星鄉的地方特色,透過幽默的方式講述三星蔥、銀柳與上將梨等在地產業,充滿童趣與地域文化,讓人印象深刻。《下一次要去哪裡玩》 則是台東海端初來國小學童的作品,將一次校外教學旅程轉化為動畫,以地景踏察的方式,結合真實歷史與個人探索,成功讓觀眾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與旅行的期待。

從偏鄉到城市,動畫教育帶領孩子用創作紀錄生活與文化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表示,「信誼兒童動畫獎」創辦16年來,致力培養兒童動畫創作人才,推動台灣兒童動畫教育。自2014年起增設的國際組獎項,十年間,參與作品數年年創新高,來自100多個國家創作者踴躍參與,已成為國際間最具影響力的動畫獎項之一。2019年起增設的「台灣兒童創作組」,六年來致力台灣兒童動畫教育的扎根與發展。欣見熱情投入動畫教育的教師們不辭辛勞擠出有限的時間投入動畫教育,有的教師甚至跨校至偏鄉教學,帶領更多學童參與動畫創作;這一屆並出現曾經獲專業組獎項的年輕動畫創作者,如今不僅持續創作,也投身兒童動畫教育行列。

欣喜師生熱誠投入之際,張董事長也為動畫教育師資不足與孩童創作時間零碎而感到遺憾。六年間徵獎作品主要來自特定學校,雖然老師們投入極大心力,但接觸的學生仍然有限,孩子們需要更多的老師陪伴。在師資不足,孩子以課業優先的前提下,可運用的創作時間非常零碎,面對跨領域專業創作,孩童難以完整投入。同時,在許多作品中也發現,孩子的口白表現薄弱,許多作品缺乏適當的口語詮釋而影響完整度,反映出孩子語言表達上的不足。

信誼兒童動畫獎邁向新階段,聚焦偏鄉、深入推展動畫教育

張董事長說,自兒童創作組增設以來,發現偏鄉孩童在熱心老師的帶領下,或因課業壓力未若都會區孩子般顯著,在大自然的啟發和滋養成長下,反而更能落實動畫教育,透過動畫創作的合作與體驗,展現跨領域學習的成果。

面對徵獎的種種挑戰,信誼不斷思索如何給孩子更實質的支持。因此思考兒童創作組從2025年起轉向新方向,不再只以徵獎形式推廣,將以擴大師資培育、活化動畫教育資源庫、涵養孩子的語言與溝通表達能力等三方面強化。擴大培育動畫教學種子老師、邀請國際導演來台舉辦工作坊,支持動畫老師形成社群,建立專業支持網絡,相互扶持、支援;活化運用過去專業組累積的資源,延續2024年舉辦的親子影展,包括以SDGs永續為主題的「親子放映會」,及這一屆專業組評選後的「兒童票選放映會」,由專業老師帶領親子分享,鼓勵孩子表達觀影感受,培養孩子的動畫鑑賞力;此外,張董事長強調,溝通與表達是創作的核心能力,更是教育現場須關注的重要課題,動畫教育推動的同時,信誼將積極喚起教育現場對兒童語言表達的重視,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為孩子的視覺創作與語言表達素養同步扎根。

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優勝作品

獎項

作品名稱

學校

指導老師及創作團隊

特優

金洋村的兩天一夜

玩樂動畫、

阿尼馬動畫

指導老師:陳恆鳴、張淑綿、張淑滿

創作團隊:黃羽嫣、黃憶恩、黃晨希、何君亞

特優

生命之地

者播藝術中心、 花蓮縣港口國小

指導老師:王力之、張淑滿、潘明志、陳長宜、謝佳君、 張淑綿

創作團隊:石紹恩、江晨昕、潘彥廷、吳芷緹、石承皓、江逢凱、      林正華、潘彥宇

優選

鸚鵡學校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指導老師:陳建廷、王能信、謝金鳳、賴怡辰、黃宣嘉

創作團隊:陳恩迦、周   懿、翁奐勤、任瑞安、賴妍貝、 王睿祈、周   

優選

星星星傳奇

宜蘭縣三星鄉萬富國民小學

指導老師:楊詠亘、陳佩湘、鄭芳庭

創作團隊:游予晴、蔡和汝、林娜恩、陳禾一、邱名睿、 簡尉竹、     林子鑫、王主恩、張心芃、林若芊、 簡語瑭、吳彩伶、游子涵、黃銘浩

優選

下一次要去哪裡玩

臺東縣海端鄉初來國民小學

指導老師:林鳳如、陳慧如、邱雅惠

創作團隊:楊容、邱漢翔、余秉錡、胡友祺、王宥恩

佳作

環保奇緣

台北市中山國小 台北市吉林國小 新北市集美國小

指導老師:歐涵婕、鄭靈羽、曾煒捷、黃莉燕、 徐郁喬

創作團隊:李希言、李希雨 、曾于瑄 、施千尋、施結依、施悠仁、    施祐希、劉子淇

佳作

小導遊養成記

宜蘭縣竹林國小

指導老師:賴盈如、魏向妤

創作團隊:陳品驊、柯喬尹、俞之玥、陳語彤、林紫滔

佳作

小草

阿尼馬動畫工作室

指導老師:張淑滿

創作團隊:葉子齊、鍾昊恩、戴佑宸

佳作

布可思藝

臺東縣加拿國小

指導老師:林鳳如、陳箕慧、葉麗絲、風柏志、陳義賢

創作團隊:邱悅慈、林芯蕾、江語婕、胡家成、田苡潔、王品云、邱晨蓁、露德阿道

佳作

鷹姿煥發

臺北市立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指導老師:游瑞菁

創作團隊:林孟澤、黃綵奕、戴淳薏

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入選獎作品一覽表 

作品名稱

學校

指導老師及創作團隊

海魂

適才文創

指導老師:張詠恩

創作團隊:許維淵、張宇恩、王朕、林子秦、許維容、張思晨、

        劉祈緯、翁晨淇、曾維熙、  陳可諾、林祐皜、洪采婕

蛇板軍團

臺東縣海端鄉初來國民小學新武分校

指導老師:林鳳如、陳郁宸、陳惠萍、林韋君

創作團隊:陳詩安、王子杰、孫以謙、余昕潔、李伊比、潘鐸方

黑黑是什麼?

木子禾親子共學

指導老師:林孝穎

創作團隊:邱靖傑、曾柏達、蕭郁馨、翁梓晴、楊可安、林芯妍、  吳荷熙、楊千潁、楊凡潁、翁聿鋒、林宜叡

夏日精靈—

栗喉蜂虎

金門縣金湖國小

指導老師:謝志鴻、莊惠蘋

創作團隊:翁瑋辰、楊欣翮、林貫倫、孫宥頤、陳采彤

龍哥哥,把角還我

新北市新泰國小

指導老師:蔡尚容

創作團隊:吳智軒、周昊毅、葉學霆

美好的露營

自學

指導老師:嚴晟瑋

創作團隊:嚴予熙、嚴予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