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內政部長劉世芳見證國家公園署與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WS)簽署合作備忘錄
(台北訊)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於(12)日與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WS)共同舉辦為期3天的「2024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臺北年會」。內政部長劉世芳開幕儀式致詞表示,這次年會為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WS)跨出北美,首度移師亞洲並選擇於臺灣臺北市舉行,年會呼應《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聯合國拉姆薩公約》精神,以「全球變遷之減緩與調適,濕地是解方」為主題,總計29國137位濕地科學家來臺,與我國將近150位濕地科學家就濕地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及碳匯、水資源、海洋、國土保育及治理政策等各面向分享知識交換意見,國家公園署並將於會中與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WS)、國內濕地相關業務機關,分別簽署「2025-2030濕地保育跨部會合作備忘錄」,建構以濕地為主軸的跨部會治理新典範,也開啟國際濕地合作的里程碑。
劉世芳指出,臺灣擁有豐富的山川里海自然景觀,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濕地型態及多元生態,自103年起施行「濕地保育法」,至112年正式成立國家公園署,整合治理8座國家公園及1座國家自然公園、59處重要濕地及海岸地區等核心國土保育事務,對於國土保育不僅是新契機,也肩負更重大的任務及挑戰。內政部持續以空間治理(spatial governance)為視角,結合「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明智利用」的核心精神,推動彈性的濕地管理機制,遍及農田、水田、水圳等濕地系統、人工濕地的營造,以及海岸濕地保育等,除了致力營造更好的生態環境,也藉此帶動地方發展,與地方產業共生共榮。
劉世芳強調,目前全臺重要濕地增至59處,總面積已達4萬2,730.13公頃,不僅是濕地生物多樣性的核心,也是社區生活與文化的基礎,未來將持續結合地方社區,共同推動濕地管理,培育濕地科學人才,增進社會大眾對於濕地保育意識。此外,未來也會整合企業力量與自然碳匯機制,從流域的角度改善水資源品質,擴展國土保育網絡,回應聯合國「30 by 30」的共識,促進水資源保育與永續發展。
在開幕式尾聲,國家公園署邀請內政部劉世芳見證,與國土管理署副署長徐燕興、環境部水質保護副司長羅仁鈞、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長陸曉筠、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長林華慶、林業試驗所長曾彥學、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長楊嘉棟等共同簽署「2025-2030濕地保育跨部會合作備忘錄」,深化濕地人才培育與治理。另外,劉世芳也特別感謝臺北市政府在這次年會的多方協助。
「2024 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WS)臺北年會」於113年11月12至14日假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詳細活動內容登載於官方網站(https://sws2024.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