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日

看中醫吃中藥可護腎 吃中藥會傷腎是錯誤觀念

圖:來賓大合照

台北訊---慢性腎病已經成為新國病,台灣每8位成人就有1位發生腎臟病變,20歲以上成 人的慢性腎臟病盛行率已逾12%,且有超過9成的早期腎臟病患者罹病卻不自知。

含馬兜鈴酸之藥材具有腎毒性,:廣防己、青木香、關木通、馬兜鈴、天仙藤、等。這些中藥材會造成腎臟損傷,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於2003年已明令公告禁用,現在的中醫醫療院所是不會使用這些中藥的。 但民眾亂買來路不明的藥材補身是非常危險的作法,這些來路不明的藥材皆未經 過合格檢驗,建議仍要諮詢合格中醫師才有保障。

中醫於109年開始執行中醫慢性腎臟病門診加強照護計畫,藉由中醫早期介入腎 藏病治療,能達到減緩腎病惡化、延緩洗腎時程、提升病人生活品質、強化中西醫結 三治療等醫療照護模式,達到延緩慢性腎臟病第345期病人腎功能的惡化程度。

台灣中醫腎病成效-頂級團隊研究驗證

慢性腎臟病在台灣影響廣大,盛行率高達9.83%,在全球名列前茅。長期以來,關 外授性腎臟病患者能否服用中華的爭論不光男2003年為光約事件後,每年都 有相關的爭議新聞,然而,台灣健保系統提供的會會數據,使得研究者能夠長期追蹤 中醫治療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影響,而這由台灣頂級警關及毒物科團隊進行的的大規 模研究成果、探討台灣中醫師在慢性腎臟病治療中的作用。

第一篇研究由高雄醫學大學黃尚志教授領導的團隊,黃教授是高雄醫學大學腎臟 照護學系教授,也是台灣腎臟醫學會腎臟病防治委員會主委,研究中分析了超過兩萬 四千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健保資料,研究從2000年追蹤到2008,發現接受中醫治 接的患者惡化成末期費臟疾病(ESRD)的風險顯著降低,調整影響變數後,接受中醫 治療組的風險比率約為純西醫治療組的0.47,且治療時間越長,效果越佳。

第二篇研究由台北榮總楊振昌教授領導,楊教授是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 都主任,也是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的特聘教授。這篇研究追蹤九 午,探討中藥對慢性腎病患者死亡風險的影響。研究刪除了曾服用含馬兜鈴酸中藥的 患者,結果顯示,無論是在確診慢性腎病前後接受中醫治療的患者,其死亡風險均顯 著低於從未接受中醫治療者,兩組間的校正後死亡風險比約為0.6,顯示中醫治療能有 效降低死亡率。

綜合這兩篇研究,顯示台灣大規模長期研究發現,慢性腎臟病患者在接受台灣的 合格中醫師治療下,不僅能減少腎臟衰竭風險,還能降低死亡率,因此,呼籲民眾務 必尋求合格中醫師的治療,避免自行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藥。

中醫對慢性腎病的治療經驗

69歲廖先生患有高血壓十餘年,主訴膽酸,夜尿,小便多泡沫已半年,高血壓服 用西藥控制中,個性急躁,情緒緊張,工作壓力大,熬夜眠差,應酬多,易疲倦,嚴 近發現雙腳水腫,小便泡泡愈來愈多,體力越來越差,西醫檢驗發現腎功能惡化合併 蛋白尿,已經是慢性腎臟病第四期、腎絲球過濾率-23ml/min>,擔心會不會要洗腎室 中醫門診求治,經由中西醫配合治療,並改善作息,配合運動飲食衛教,治療約一年總算延緩腎功能惡化,腎功能有改善至35 ml/min。慢性腎臟病第二期可以中醫食療保 護腎功能,第三期治療的目的要延緩腎功能的惡化,延長進入透析時間,緩解症狀保護殘餘腎功能,延緩病程進展,提高慢性腎衰竭的生存生活品質。中醫治療慢性腎 臟病的特色以慢性腎臟病第三期治療效果較佳,乃是以疏肝健脾補腎,益氣養血,活 血化瘀為主,相關研究發現服用中醫師處方濃縮中藥對腎臟病人有幫助:一、調理體 內各臟腑,緩解症狀,降低病人對於藥物的依賴。二、調節身體免疫能力,改善腿尿、 血尿問題。三、平衡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失眠、焦慮等精神狀態,提升腎臟病人的生 活品質。

中醫改善糖尿病腎臟病,讓您遠離風險

一位80歲的老先生,有糖尿病、腎臟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及腦中風等多重

健康問題。多年來使用西藥控制病情,但他的發絲球過濾率(GFR)卻持續下降。由 他求助於專業中醫師的治療。在經過半年多的中藥治 療後,他不只血糖指標糖化血色素(HbA1c)改善到5.7,而腎功能 GFR 也從最低的 15改善至32,整體健康狀況顯著提升。

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中,糖尿病腎臟病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然 而,台灣的健保資料庫研究顯示,中藥對糖絲病腎臟病的治療具有顯著效果。使用健 保中藥的糖尿病病患,罹患腎臟病風險降低31%。特別是糖尿病腎臟病患者,使用健 保中藥後,惡化為末期腎臟病的風險降低19%,死亡風險降低52%。而且,死亡風險 隨中藥使用時間的增加而顯著降低。對於透析前糖尿病腎臟病患者,使用健保中藥後惡化為需要透析的風險下降41%,死亡風險降低58%。這些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可以 考慮接受中醫治療作為輔助療法。

中醫不僅只有養身調理身體,老祖先的智慧更能幫助糖尿病腎臟病改善病情。透過規律的中西醫一起治療,患者能夠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及健康保障。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也提醒糖尿病腎臟病患者在接受中醫治療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 規律抽血檢驗不可缺少。
2. 飲食宜忌需嚴格配合。
3. 勿自行服用成藥、草藥、中藥或保健食品。
4. 病情穩定前中醫治療應持續,不宜中斷。
5. 遵從中、西醫醫囑及衛教,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