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

2020年度十大疫苗事件揭曉! 新冠疫苗進度、流感疫苗爭議成焦點

流感防疫聯盟成效創新高 23家企業齊建防疫保護網

(台北訊)台灣疫苗推動協會今日公布由全台上百位專業人員票選2020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疫苗新聞,新冠病毒疫苗包辦冠亞軍,防疫仍未鬆懈,各界對新冠疫苗研發進展相當關注;流感疫苗相關新聞也有三項上榜,從十月全面開放公費流感疫苗施打到國內外不良事件都成為媒體熱議話題。記者會邀請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李秉穎榮譽理事長、黃玉成理事長、呂俊毅秘書長等專家齊聚,一一解答民眾關心議題與迷思,期盼持續推動台灣疫苗發展,為民眾健康超前部署!

新冠疫情持續延燒 全球盼疫苗開發根本解決危機

自年初中國公布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後,各國便火速投入疫苗研發,然而疫苗開發面對多重挑戰,例如免疫增強的不良反應[1]及疫苗保護力,但國際疫苗藥廠紛紛傳出捷報,美國藥廠輝瑞(Pfizer)和德國藥廠BioNTechBNT)更率先在11月初宣布,其共同研發的疫苗保護效力高逾九成[2],不久後美國莫德納(Moderna Inc)於1116日也宣布疫苗,此消息讓全球為之振奮。11月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宣布,已接洽藥廠並購得近1500萬劑疫苗,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表示:「接種疫苗建立保護力是解決新冠疫情的根本辦法,但許多民眾擔心不良反應,施打率恐不如預期,但上市的疫苗一定都經過臨床試驗,由專家們以嚴謹的科學方法研製,不需過度擔憂!」

  另外,國內三家疫苗藥廠國光、高端及聯亞也隨著全球步伐投入新冠疫苗開發,可惜與歐美結合官、民、產三方投入研發的神速行動相較,台灣在資源分配、相關政策因應,以及研發進度上明顯落後。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認為:「與歐美國家動輒補助疫苗廠幾億到十幾億美元協助研發新冠病毒疫苗相比,政府單位對國內三家疫苗廠的補助(各一億台幣)確實杯水車薪,而其他行政流程的幫助也是有限且緩慢。」

流感疫苗安全有疑慮? 醫:打疫苗比不打的好處多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105日全面開打,衛福部儲備603萬劑,民眾接種踴躍,開打不到1個月就開始一劑難求,疾管署也一度暫緩50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施打。不過,南韓、台灣接連傳出施打流感疫苗後的死亡事件,雖經澄清死因和疫苗之間沒有直接關係,仍導致台灣民眾人心惶惶。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呂俊毅強調:「疫苗注射後,身體出現各種狀況或疾病都可能會被聯想為疫苗的副作用。在疫苗的臨床試驗或副作用監測系統下,疫苗注射後身體出現的任何狀況都會被通報為疫苗注射的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但是在此定義下的不良事件並不一定真的是疫苗的副作用(side effect),有可能只是時間上的巧合,不具因果關係。很多疾病,在沒有注射疫苗的人身上就有可能出現,疫苗注射並非其發生的原因。呂俊毅接著說明: 接種流感疫苗發生嚴重不良事件機率很低,遠低於被流感感染導致重症或死亡的機率。根據研究發現,超過65歲以上,每10萬人會有100位感染流感死亡[3]。每年冬天都會有流感流行,呼籲民眾應依建議接種流感疫苗。」

  另外,幼童接種流感疫苗比例較低,疾管署於12月初指出,學齡前幼兒接種率46.8%,仍低於目標值55.5%,呂俊毅也提醒:「幼兒屬於流感高風險族群,0至4歲最容易得流感,且引發重症機率高,呼籲家長每年流感季前及早為孩子接種公費流感疫苗。」

連續5年舉辦流感防疫聯盟 23家企業協力打造最強防護網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TIVS)自成立以來致力於防疫觀念的推廣,與疾管署聯手舉辦企業流感防疫聯盟已邁向第5年,此次為提高流感疫苗推廣品質,設立金、銀、銅三項獎章(認證標準: 全額補助者授予金獎、部分補助者授予銀獎、獎勵員工自費施打者授予銅獎),經台灣疫苗推動協會認證,本次共23間企業參與,創歷年新高。包括金獎:友達光電、台灣三菱電機、台灣高速鐵路、旭富製藥科技、技嘉科技、京鼎精密科技、宜得利家居、科林研發、原相科技、國瑞汽車、義隆(中和)、葡萄王生技;銀獎:中興電工機械、六福開發南港分公司(台北六福萬怡酒店)、台新金融控股、永豐餘營運管理顧問、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凌巨科技、滙豐(台灣)商業銀行、遠東金士頓科技、鴻海科技集團;銅獎:八大電視、新竹物流(以上按企業名筆畫順序排列)。未來協會將持續推廣「企業流感防疫聯盟認證」,號召更多企業加入,落實企業社會責任,讓職場環境再升級,建立防疫保護網。

2020年度十大疫苗新聞 新聞議題概覽

第一名、各國爭相研發新冠病毒疫苗

2020年初中國公布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後,各國火速投入疫苗研發。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112日的數據指出,目前有10款新冠疫苗項目已進入最後第三期臨床試驗,分別來自中國大陸、美國、德國、英國及俄國。歐美幾家大藥廠的實驗性疫苗試驗數據均顯示,可以有效預防病毒。在亞洲除中國外,預估要到明年以後才能陸續展開接種。

第二名、台灣新冠疫苗研發進度嚴重落後國外

台灣三家疫苗藥廠在今年初已自行投入發展或授權技術平台進行新冠疫苗的開發,但政府實際經費補助政策到7月才正式公告,直致89 月才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與歐美結合民間、官方、退伍軍人一起投入的神速行動相較,台灣在資源分配、應變措施執行、研發進度上明顯落後。

第三名、輝瑞/BNT與莫德納疫苗防護力逾9

美國藥廠輝瑞(Pfizer)和德國藥廠BioNTechBNT)在119日宣布,其共同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在第三階段的臨床試驗中,防禦新冠病毒的效力高達9成,受試者在接種兩劑中第二劑的7天後以及接種第一劑的28天後,達到保護效果;美國莫德納(Moderna Inc1116日也宣布疫苗後期試驗初步數據顯示疫苗防護力達94

第四名、台灣國產新冠疫苗進行人體試驗

目前國光、高端及聯亞三家台灣藥廠疫苗研發時程均已進入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比照各國二、三期臨床試驗結合執行,每家預計需3,500名受試者,但以往招募相當困難,為幫助國產疫苗順利進行,提高國人明年的接種機會,政府成立意向平台協助業者招募受試者,盼儘早達成疫苗國產國用的目標。

第五名、台灣流感疫苗不良反應通報創4年新高

因南韓接連傳出施打流感疫苗後死亡的不良事件個案,雖當局澄清認定死因和疫苗之間沒有關係,然而台灣亦出現接種流感疫苗後有類似嚴重不良事件個案,引發媒體爭相報導,導致台灣民眾人心惶惶,根據食藥署的最新統計,截至1091125日,流感疫苗接種不良事件通報共464件,創近4年來新高,其中127件為嚴重不良事件;非嚴重不良事件則多達337件。

 第六名、新冠疫苗有引起免疫增強(immune enhancement) 反而加重病情的隱憂

全球的疫苗開發,共同面對的問題是免疫加強(immune enhancement)的不良反應,包括抗體依賴性免疫加強反應(ADE)與細胞免疫病理學表現(cellular immunopathology)。

第七名、流感疫苗出現搶打潮 供不應求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105日開打,衛福部儲備603萬劑,截至1125日,已施打超過564.4萬劑,民眾接種踴躍,甚至在施打不到1個月的時間,疾管署便宣布暫緩開放50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施打,一度引發民怨。

第八名、台灣新冠疫苗優先接種三大族群:國際移動人員、醫護人員、慢性病族群

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於97日表示新冠肺炎疫苗緊急授權使用會以明年1月為最可能的時間點,至於正常供應預估在明年第三季才有可能,各國戰略不一樣,目前國內規劃以需要國際移動的人員、醫護人員以及慢性病族群為優先,其他分批來接種。

第九名、幼童流感疫苗接種數比去年少

公費流感疫苗105日起開始接種,衛福部疾管署根據疫苗開始接種8天後的統計共施打約224萬劑,其中幼童為18.3萬劑,較去年同期的22.6萬少;而截至1130日,公費流感疫苗總接種數約571萬劑,整體使用率94%,學齡前幼兒接種率46.8%,仍低於目標值55.5%,且為流感高風險族群,專家們齊呼籲家長每年公費流感疫苗開打期間應儘速帶6個月以上8歲以下的嬰幼兒前往醫院所完成流感疫苗接種,以保護健康。

第十名、針對國產新冠疫苗,食藥署宣布將比照美國訂出緊急授權條件

1027日衛福部食藥署宣布,將比照美國訂出緊急授權條件,只要藥廠第二期臨床試驗受試者達3千人,且要追蹤一個月,確認安全性和有效性後,就可先量產100萬劑,優先給國內高風險族群施打。

 2020十大疫苗新聞票選結果

全球新冠病毒疫苗研發 三項新聞議題登榜:

No.1 各國爭相研發新冠病毒疫苗

No.3 美國藥廠BNT疫苗防護力達9

No.6 新冠疫苗有引起免疫增強(immune enhancement) 反而加重病情的隱憂

台灣新冠病毒疫苗研發 四項新聞議題登榜:

No.2 台灣新冠疫苗研發進度嚴重落後國外

No.4 台灣國產新冠疫苗進行人體試驗

No.8 台灣新冠疫苗優先接種三大族群:國際移動人員、醫護人員、慢性病族群

No.10 針對國產新冠疫苗,食藥署宣布將比照美國訂出緊急授權條件

流感疫苗 三項新聞議題登榜:

No.5 台灣流感疫苗不良反應通報創4年新高

No.7 感疫苗出現搶打潮 供不應求

No.9 幼童流感疫苗接種數比去年少

附件三. 企業流感防疫聯盟標章

2020企業流感防疫聯盟得獎名單

項目

獎項

企業名稱

1

科林研發股份有限公司

2

旭富製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4

京鼎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6

義隆股份有限公司(中和)

7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

台灣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9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10

宜得利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11

國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12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台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4

遠東金士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6

永豐餘營運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17

中興電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18

六福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南港分公司(台北六福萬怡酒店)

19

鴻海科技集團

20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2

 八大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23

新竹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1] Shao Z, Feng Y, Zhong L, et al.: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therapy in critical patients with COVID-19: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medRxiv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