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詳細資訊請洽臺灣戲曲中心官網查詢,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11月上檔的「戲曲夢工場」將由邀演節目打頭陣,策展人張啟豐邀請在現代劇場累積豐富創作成果的團隊,進行創作。飛人集社劇團《虗轉》由編劇施如芳、歌仔戲演員呂瓊珷攜手打造,描繪臺灣總兵劉明燈在淡蘭古道上的奇幻之旅,思緒與回憶隨著山路輾轉,人與虎虛實難辨,人偶同臺共譜魔幻寫實。以「意象劇場」著稱的河床劇團帶來《分身:身體實驗#1》,由客家戲演員馮文星、馮文亮以孿生同像的外型大玩視覺物件,打破身體符號與文本框架。
本屆從20件投件作品中,經過綜合評比徵選出四檔節目:好劇團《杜子春》創作參考古本傳奇及現代小說,加入各方藝術家心血,調和戲曲與光影的配方比例,人戲影戲同臺,讓這場看似失敗的求仙之道,或許也能是另一場追尋的起點。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妙玉》改編自臺灣重量級詩人楊牧的經典長詩《妙玉坐禪》,透過引用與重組,將楊牧的現代詩語言重新鑲入全新的戲曲唱段中,大膽的使用電子樂探索崑曲及宗教音樂的不同面向。山宛然劇團《偶人記》從形式上出發,探索傳統布袋戲與現代劇場的結合,將歌隊表演形式融入布袋戲,呈現一批中性(沒有角色的)偶,偶戲與人戲的共舞將完滿一場場迷幻驚奇的冒險。正明龍歌劇團《你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將歷史經典《趙雲七進七出》、《程嬰救孤》以及《狸貓換太子》與歌仔戲融入當代劇場元素,運用黑色幽默手法,以質疑與反思堆疊而成,顛覆歷史英雄的愚忠觀點。
戲曲夢工場以「不偏離傳統戲曲美學」為創作核心,六檔新作仙拚仙,各團使盡花招手段,歡迎與我們一同沉浸在如真似幻、虛實交雜的表演世界,一起實驗戲曲、到夢工場大玩一番!